《電鰻財經》電鰻號/文
2025年上半年的元隆雅圖,被一份偽造合同拖入了輿論漩渦。公司上半年預虧最高1000萬元的消息,并疊加首季銷售收入因員工偽造合同影響縮水2935萬元的事件備受關注。
7月11日晚間,元隆雅圖公告,經自查發現,公司一名在職銷售人員存在職務侵占嫌疑,即通過偽造公司客戶公章、銷售合同等資料,虛構銷售業務,非法占有公司財產。該銷售人員偽造的合同分別涉及2023年、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的銷售收入。
據元隆雅圖披露,公司自查初步發現該銷售人員偽造合同行為對公司2025年一季度銷售收入的影響約為2935.05萬元。
年報顯示,截至2024年末,元隆雅圖在職員工的數量合計728人,其中銷售和客服人員為254人,占總數約35%。
元隆雅圖發布的2025年半年度業績預告顯示,該公司預計上半年凈利潤虧損500萬元至1000萬元,上年同期盈利2578.76萬元;扣非凈利潤虧損800萬元至1300萬元,上年同期盈利2334.51萬元。
2023年和2024年,元隆雅圖營業收入分別為26.92億元和27.90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-18.19%和3.65%;凈利潤分別為2365.56萬元和-1.84億元,同比分別增長-85.86%和-878.18%。
員工偽造合同的行為,表面看是個人道德風險,實則戳中了企業流程監管的軟肋。歷史的經驗表明,真正優秀的企業往往在危機中完成蛻變。對元隆雅圖而言,此次事件既是教訓,也是重構風控體系、推動數字化轉型的契機。當企業將“合規基因”融入血脈,方能在不確定性的商業浪潮中,把“黑天鵝”轉化為“涅槃之火”。
《電鰻財經》將繼續關注后續發展。
推薦文章